2024年5月7日的下午,温州市谷尚品“名师送教”工作室全体成员和蒲鞋市的数学老师们在温州市蒲鞋市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例设计试课研讨活动,本次试课研讨活动以结构化视角为指导,5位教师旨在借助现实的模拟试课,通过试课深入探讨课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效果。
活动伊始,主持人郑冬冬老师首先介绍了结构化视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强调了在课例设计中运用结构化视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5位试课的教师围绕“如何基于结构化视角设计课例”这一主题进行了试课环节,谷尚品导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了蒲鞋市小学的名校长卓东健校长为试课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第1位试课的是郑冬冬老师,他试讲的是《找次品》,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新课环节,在2个、3个、4个物品中寻找次品的次数时,教师通过逐渐地渗透建模思想,到了寻找8个、9个就不用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进行知识的直接迁移,进而快速地理解数据比较大的数的寻找次品的方法,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第2位试讲的是潘婷老师,她试讲的是《折线统计图》,她在试讲中采用了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将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背后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第3位试讲的是刘文祥老师,他试讲的是《有余数的除法》,教师从2道简单的算式出发,运用启发式的结构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深入,从8÷4,9÷4到10÷4、11÷4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改变除数,又有怎样的关系?逐层深入到思维拓展,如果是这样的题目,口÷5=……口,口÷5=口……4,又该怎么去思考它们之间的数的关系呢?
第4位试讲的林克老师,他试讲的是《搭配》,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他采用服装素材为主要搭配教学方法,在练习环节采用营养早餐素材为主要学习搭配的方法,通过增加一种点心或一种饮品,去深度思考搭配的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搭配的技巧,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有序性,进而渗透了不重复不遗漏的数学思想。
第5位试讲的是周慧老师,他试讲的是《组合问题》,教师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示和演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和探究,运用不同的图示与算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每一位教师试讲结束之后,谷尚品导师都会给老师的课从结构化教学的方向做精彩的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在5节课点评完之后,教师们进入了激烈的研讨环节,研讨完之后,智慧的导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结构化视域下课例设计的行与思》,他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讲解,分别为结构化视域的定义,结构化视域与课例设计的关系、课例设计的行、课例设计的思,最后还安排大家进行了课例的分享与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课例设计经验和心得。有的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明确、具体、可量化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例设计,确保教学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有的教师则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还有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最后,主持人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结构化视角课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结构化视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的组织和结构,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加科学、系统地设计课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本次的观摩、点评和导师的深度讲座,与会教师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设计技巧和方法,还深刻感受到了结构化视角在课例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和实际效果。本次研讨活动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在结构化视角的指导下,相信在有深厚造诣的导师的引领下,我们的课例设计将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有智慧的导师的引领也将激励我们在数学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