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岗位自信和教学水平,曾小豆名师工作室于3月20至22日,在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举行“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教学研训活动。
工作室学员周泽施老师带来《从一次函数的图象说起》,周老师通过研究简单行程问题,让学生经历识图、说图、画图的过程,理解一次函数图象,情境,性质之间逻辑结构,为后续复杂情境的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沈莹琪老师带来了《生长:让数学复习课更有深度》的专题报告。 沈老师提出了复习课老师们普遍存在的困惑,针对困惑阐明了复习课的目标定位。他指出复习课要以实现知识再建构、方法再迁移、思维再进阶为学习目标,要指向素养发展。最后沈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基于生长特征的复习课内容的三种设计策略,为老师们后续设计生长型复习课提供方向和帮助,让数学复习课更有内涵和深度。
杭州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的王华鹏老师开展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冲突中寻求平衡》的命题成果分享。王老师结合命题技术研究和新课标学业要求,介绍了改编技术和新编技术等基本命题方法。随后王老师选取了《数学命题技术研究》中的第六章新颖试题的编制为例,结合具体的试题例子,从新情境试题、探究性试题的编制以及跨学科试题的编制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王老师从任务、思路、策略和命题注意点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关于命题的思考。命题,是数学老师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永远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论坛上的精彩发言,还在继续,一场关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命题技术研究论坛’”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命题技术评价论坛’”应然而至,大咖云集,专家引领,为一线教师拨开眼前的迷雾。
嘉兴教育学院的时爱荣老师开展了《数与代数领域:运算推理并举,抽象模型齐飞》的专题讲座。时老师从“数与代数”的简析及教育价值出发,关注2022版课标对这一领域修订的变化,然后从领域专家对此概念的解读为始,详细讲述了“数与代数”领域的命题实践。从命题立意方面分析,凸显素养立意,立足基础,考查关键能力。
宁波市教育局研究室的杨一丽老师带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理解关系 启迪思维 立意素养——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思践行》专题讲座,杨老师从这一领域内涵讲起,阐述课标对这一领域的素养要求,坚持素养立意,不出套路题。杨老师借助宁波市具体的历年中考题,阐述了(1)借鉴PISA理念命制的试题;(2)源于数学操作活动的试题;(3)立足图形全等变换的试题;(4)融入数学文化的试题,这四类试题命制的学思践行。最后对这一领域,杨老师也总结了三点思考。
来自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章才岔老师带来《“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思践行》专题讲座,章老师从“学”字拆解谈起,借助两幅漫画风趣的点出了对知识学习过程性体验的重要性。然后解读课标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涵,从如何展开学习、如何常态开展学习、如何开展该领域测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芳老师带来《基于课标的初中数学教学与评价思考》专题讲座。刘老师结合衢州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坚持素养立意、凸显学科育人、达成教学评一致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对省统一命题带来更一致更高位的方向引领充满着期待。
南京师范大学的马复教授带来的《中考命题趋势研习》的专题讲座,马教授从中考命题者与应试者最关心的“考什么”和“怎么考”出发,确定当下命题基本内涵以22版课标课程理念为导向,以11版课标内容要求为依据的大方向。并且从测试特点和教学导向等方面给在座的各位老师们指明改进方向。
会议议程的最后,浙江省初中数学教研员孙军波老师压轴上场,带来《以“评价”促进“教-学-评”一致》的讲座。孙老师从目前“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困境说起,从核心素养的评价走向、初中数学核心内容、素养命题注意要点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指明命题方向:积极探索依标命题;注重考查核心内容;命题为教学评一致。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此次教研活动是对数学教学、命题的一次现场研讨,为各位老师指明方向,同时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对有效的做法进行借鉴,对无效的操作进行规避。这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